-->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试论中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逐渐积聚,其传染效应明显。本文拟从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市场现状展开分析,对其风险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阐释,并提出了其监管的应对策略,以期对防范解决影子银行提供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脱媒;金融风险;风险应对

    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BS)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由部分(或完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而2010年IMF和世界银行则以部门来界定影子银行,包括非正式部门金融(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私募股权(PE)和财富管理产品(WMP)等,其具体体现在银行的表外活动,如信托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票据、债券等信用类金融工具均应涵盖在内,也包括了诸如为民间借贷、信托资产等非金融工具快速发展。2000年后全球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影子银行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反映了金融深化的结果,并不意味着金融风险的上升。但随着影子银行的规模壮大,2010年IMF和世界银行首次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担忧,银行高层和监管层都表达了对于这一风险的关注。中国“影子银行”走向如何?监管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还有待厘定并出台相关政策。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问题   2009年以来迅速膨胀的“影子银行”,具备鼓励金融创新、拓宽企业、居民投融资渠道,分散银行业信贷积累的风险等优势;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使得其中的系统性风险迅速累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心。   1、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估计约有21万亿,约占GDP的40%。在社会融资规模下的信托贷款约为2.3万亿,委托贷款约为5.3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约为5.6 万亿,民间借贷估计大约在3.8万亿元左右,未包含在上述口径中的信托资产估计在3 万亿左右,加上私人部门持有的企业债券,总量在21万亿左右,约占存款余额的30%,影子银行体系已经成为国内信贷渠道的重要补充。截止2011年,全球规模大致在60万亿美元左右,接近全球GDP。从美国来看,2011年影子银行规模仅小幅回落达到24万亿美元;最大的11个拥有影子银行体系经济体的资金规模从2008 年低点的47 万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的51万亿美元。   2、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蕴含巨大的风险,可能危及银行表内资产。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部分信托产品采用资金池-资产池操作使得资金的募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理财产品的兑付期限多集中于1到6个月,而对应的贷款资产的期限达到数年以上。银行大量使用发新产品还本付息的方式进行承诺兑付。一旦资产池中出现违约风险,承诺收益不能兑付,投资者对于这类产品丧失信心,就会出现偿付风险,银行可能不得不将这部分资产纳入表内,提高整体不良资产率。   3、民间借贷风险通过间接渠道向银行传导。根据央行对于民间借贷的调查,估计约有约30%的民间借贷资金实际来自银行体系。温州借贷平均利率高达15-20%以上,很多企业同时向银行和民间借贷,还有企业将银行贷款放到民间借贷市场中,套取利差,在出现违约风险后将通过间接渠道传导到银行体系。   4、在券商创新的大背景下,券商定向资管变身影子银行,成为风险的继续传递者。在2012年里,券商资管的总体规模就超过1万亿元,比2011年年底的2819亿元足足增加了三倍多。而2013年一季度末,这一数据很可能达到1.5万亿元左右,其中银行资金占比或将超过1万亿元。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券商资管中的定向业务成为银行资金进入的最重要渠道,而细分下来,银行资金几乎全部是将券商定向资管作为一条“出表”的通道,具体业务则包括委托贷款、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利用票据进行过桥及质押等形式。   5、中国商业信用过度使用的风险也值得关注。各类企业相互拖欠形成的三角债和互保联保、高资质的上市公司企业对同一产业链的其他企业提供关联担保以实现后者低成本融资产生的“或有负债”以及此外预算软约束下政府“隐形担保”等等,尽管这类行为不应被纳入影子银行的规模统计中,但一旦爆发产生的“传染效应”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冲击的风险不容忽视。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   从影子银行风险来看,经济下行中企业经营现金流改善乏力导致的违约事件是最大的风险。同时在理财产品中有运作不透明、短借长贷等期限错配问题,当然金融产品中对应资产池构成、透明度和高杠杆问题却可能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   1、资金来源、使用方面的错配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这种“流量”风险问题主要是为房地产、基建项目提供资金的融资性产品和挂钩股票、债券、商品、私募股权等投资性产品所产生的风险。随着理财产品资产池膨胀,我们对于“发新偿旧”的发行模式和“庞氏骗局”发生的担忧增加,以及资产池“黑箱式操作”使得风险依然存在,对于银信合作项目尤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