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省属高校教育成本递增特点——以某省属高校为例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高等教育成本不断递增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其增长包括了合理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某省属高校的案例对比分析,揭示了高校教育成本递增的特点并对成本的合理递增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育成本;递增;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大众化意味着教育成本的不断增长。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不断递增、高负债、运营效率低下等“成本病”。成本的递增使得部分高校财务成本高、负担过重而难以为继,这非常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成本递增的原因   高等教育成本不断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拨款倾向于基础教育。虽然,每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上升,但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却增加得很少,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基础薄弱和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相比起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更加需要扶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际上是在间接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二是,高校扩招以及人力、物力资本价格的上涨导致教育成本递增。高校扩招需要提供更多的宿舍、聘请更多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且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指数居高不下,使得人力资源成本也水涨船高。这些因素必然导致高校教育总成本的上涨。   我国高校成本递增是一个备受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一方面,成本递增有其为了保证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增长,另一方面,成本递增也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浪费而支出的不必要费用的增长。成本递增究竟存在哪些趋势?哪些特点呢?本文将以某一所省属高校为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成本递增特点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某省属普通工科高校CLG大学为例进行教育成本递增特点的探讨。通过查阅该校的2008-2010年的《教育统计年鉴》,取得了三年的教育事业收入表、教育事业支出表和资产负债表,得到了研究所需的数据。本文的所研究的教育成本是指该校的实际教育成本也就是财务成本。在案例对比分析中,得出了以下两个成本递增的规律和特征。   1、生均人员经费比重增加、生均公用经费比重减少      图1  2008年-2010年教育成本构成图   由上图,从成本结构上看,样本高校的成本构成中生均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两项支出主要用于高校的管理、教学和基本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及房屋建筑物的维护。从纵向变化趋势上看,生均人员经费所占的比重由39%增加到48%,生均公用经费的比重由44%递减到42%,这说明该校花在人员福利、工资方面的钱多了,一方面,由于近年的物价上涨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且高校是高度的智力密集型行业,难以通过改进技术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该校的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服务。   2、生均成本和总成本先递增后递减      图2  样本高校教育总成本变化情况      图3  样本高校教育生均成本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知,样本高校的总成本和生均成本均是程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具体来看,生均成本递减的幅度比总成本递减的幅度大,而生均成本递增的幅度比总成本递增的幅度小。这说明,该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经费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显示出经费投入的不足。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已是人竟皆知的问题,投入不足带来的就是人均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大众化是虚假的大众化,牺牲质量的大众化是无意义的。只有保证质量,控制成本,高等教育才能获得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故此,应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合理成本的增长,减少并控制不合理成本的增长。   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控制人员经费的增长,提高运营效率。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为管理行政队伍“瘦身”;其次,提高教学投入的比重。要保证基本的教学条件,包括设备设施、环境、师资等,使每个学生能够享受到均等的教学服务并参与到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希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蓬勃向上,办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科教兴国、科教兴邦的伟大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