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走出“独二代”教育误区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今日的中国开始了“独一代“养育“独二代”的全新时代。因此“独二代“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针对“独二代”教育中出现的教育误区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独二代”;教育误区;教育

  所谓“独二代”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在结构上基本属于“4-2-1”模式,他们在六个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独二代”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心理以及教育等问题,他们孤独、娇气,依赖性强,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抗挫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类似这些问题都说明“独一代”在对待“独二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一、“独二代”的教育出现四大误区:   1、过度溺爱,造成教养脱离。   当今社会的许多家庭里,祖辈挑起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隔代教养中,祖辈对 “独二代”的溺爱是个普遍的现象,祖辈对孙辈存在着溺爱的心态,在管教中容易迁就,处处满足、事事依从,导致孩子过分的娇气、依赖和霸道。   另一方面,作为“独二代”子女的父母,往往比上一代更开朗,追求平等,鼓励个性发展,常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视而不见,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及任性的性格特点。   此外,由于对鼓励式、赏识教育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致使他们演变成纯粹的“只表扬不批评”。逐渐接触了“无批评教育”的教育观念,使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父母也无原则的进行呵护。   2、望子成龙心切,造成盲目施教。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从胎教、早教一直到义务教育,都是煞费苦心的想为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却并不熟悉早教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不熟悉早教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多数家长为孩子选择“全时“教育,为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对孩子进行盲目的训练,为以致耽误孩子感知社会、事物和整个环境的时间,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差,以至于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   3、重智轻德,忽视道德培养。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很多家长一味地安排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业。   4、重视个体,忽视团体     随着孩子成长的需要,很多教育机构或幼儿园开始重视利用集体力量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群体意识、与人分享、团结合作的精神等,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缺乏教学机智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处理意外的教育事件时,不能很好的保护好儿童的团队精神。同时,“独二代“父母平时忙于工作事务,因此对子女的教育也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独一代“主导,导致”独二代“不刚强。独生子女平时缺乏同龄玩伴,集体的教育力量在他们身上很难反映出来。由于缺乏与大自然接触、交流的渠道,容易表现得脆弱和自私自利。 二、 如何走出“独二代”教育的误区   1、改变观念,帮助而不取代     1)、注重亲子教育。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和伙伴,亲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性格发展和品质的形成。父母要有计划地开展亲子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独一代“应该担负起孩子抚养和教育的主要责任,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以不同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亲情。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孩子的抚养,更注重价值观、生活态度、社会规范等方面的传递与教导。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无法代替亲子教育。     2)、帮助而不取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家长应有意识地克服过度照顾和过度保护,凡是其能自己独立或在指导下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办,不要包办代替,不必事事躬亲。从小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主活动能力,凡是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家长们都应该尽力给以鼓励、支持。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仍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还会促使孩子多动脑筋,知道在世界上办成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激发其刻苦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适时教育,重视因材施教。   儿童在各方面的成长都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的教育,效果显著,非关键期内该方面的教育则往往低效。所以,心理学研究强调适时教育不是过早干预,也不是盲目地进行训练。如:孩子在6~10个月之间学会爬行,2岁的开始就要学习自己用勺子吃饭,3岁前就要养成喜欢户外活动的习惯,4岁该自己练习使用筷子等等。基于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家长也不必强求孩子过早入学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