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ESP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应对策略探析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分析了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教学安排,并重点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应对策略,以及时调整角色定位,更好的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ESP;英语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应对策略

一、ESP的定义以及大学英语开设ESP课程的必要性   ESP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战后,全球科技、经济、文化有了飞速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重要性愈显重要,之前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已经不能满足日益频繁的涉外交际活动的需要了,人们将英语学习与学业、职业和就业等各种需求联系起来,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运用而生。[1]专门用途英语是使学习者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使英语知识和技能实现专门化的语言习得手段,它不等同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的是语言知识的输入,以及与专业目的相匹配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增加、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人类知识结构的高度融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这一趋势,置身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一大环境,大学生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学会用英语来获取所需的专业资料及信息,悉知所学专业的前沿,用英语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因此大学英语也要与时俱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ESP课程已是当务之急。[2]ESP课程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加强与提高,它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据笔者所在学校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一项调查中,大约70%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英语课程不甚满意,他们抱怨花了太多的时间来重复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学习脱离生活和学习、脱离实际工作的需要,感到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没有实际意义,因此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与激情。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EGP教学与学生自身需要及职业需求不太一致,教学的重点应从“语言知识”转移到“语言运用”上来。ESP尤其是EOP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向导性,顺应人才市场的走向,它将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相当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因而大学阶段ESP课程的开设有助于这一转变的实现。 二、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后教师的自我定位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完成了从“主讲人”转变为现在的“主持人”这一角色的转变。[4]对此,教师应该现有的教学环境和中英文两个层面去理解探讨,仔细研究分析新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准确的表述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新的视角、在新的平台上看待教学和进行教学,积极开展研讨活动,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尽力摸索教师新的自我定位。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着重提到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这一英语教学模式,当前许多大学师生间的人际交流从面对面到开始掺杂越来越多的IM(网络即时通讯),这种新交际形式也开始将教师从在班级讲课的主要教学活动改变为要花相当时间和学生个别互动交流,对于一部分老教师而言也许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具体操作上也可能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环境在一些院校还难以实现,但这是一个大趋势,未来高校一定会加大这方面的配备,跟上时代的脚步。目前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以计算机辅助课件进行的多媒体教学。而这一教学方式也暴露了一些缺陷:如部分教师在课上照着准备好的课件宣讲,而这种方式丝毫体验不出教师的作用,大学生即可以在稍微准备下之后利用课件把课文讲得有声有色。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和其他课程从总体来比,都更多了交际、娱乐和表现。所以“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整个教学环境、教学材料和教学任务实际上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了对教师角色认识的拓展和创新,由过去的“教学组织者(organizers of teaching)”的定位转向为“主持人(facilitator)”,新的教学模式除了有学校规定的课本和学校提供的网络资源为教学内容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活动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界面和学生互动交流,协助学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辅导、对话、参与、促进和交流等作用,充分发扬主持人这一身份的功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换。如英语中的“uncle”在中文中可以解释为“伯伯、叔叔、舅舅、姨夫、表叔、堂叔”等,这两者在道理上是相似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好像是在诸多教学资源组成的广阔的平台上的一名运动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