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2012年,农民工子女或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入学的机会,很多省市新政策的颁布让很多人为之庆幸,但一些矛盾的存在使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面临着客观困境,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探索促进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对策旨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客观困境;现实出路

      2012年,对于全国中小学生来说,将会有诸多新政策值得关注:农民工子女或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入学的机会,很多省市将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采取过渡性办法,逐步取消定点学校,实现就近入学。因为农民工子女能不能在父辈们工作的城市里平等入学,事关教育公平。   新政策为很多人带来了新的机会,在很多人为之庆幸的同时,有一些矛盾依然存在,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影响着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客观困境 (一)“取消定点学校,实现就近入学”的落实与现有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     很多省市都提倡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但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数逐渐增多,会导致城区班级超编问题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说,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比民工子弟学校会优越很多。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享受城区优越的教育资源,民工随迁子女父母的期望值会更高,但是城区教育规划是按照城市人口来规划的,学校办学规模有限,不能容纳更多的学生。伴随着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的增多,就近入学政策的开放,会使原有的城区学校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原有的教育场地、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现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想要进入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少。所以,合理进行城区教育规划、升级改造民工子弟学校,甚至原有民工子弟学校的改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家校合作的教育诉求与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之间的矛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目前,社会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当下,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让更多的教育者感到力不从心。   部分农民工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孩子教育完全应该由学校负责,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不需要管,不配合教育;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上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老师找到他们,以“我不认识字”的理由探塞过去,根本不关注孩子的教育;更有甚者,孩子学习能力本来就弱,家长也不管,当老师希望沟通时,压根连人都找不到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家校沟通困难或无法沟通的结果。民工随迁子女中,有很多的家长迫于生计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三)特殊家庭带给孩子的客观心理变化与主观急切解决的矛盾    民工随迁子女跟随父母工作的变动,这是他们难以改变的。父母工作的变迁使他们经常更换学校,而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有时孩子难以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化,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民工随迁子女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方面处于弱势,语言、习惯、日常消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城区学生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有的孩子会表现出自卑、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很低的心理特征。他们“学习基础差,有一定的学习焦虑倾向;缺乏交际能力,在交往中显得被动与过于敏感。”呈现被边缘化的特点。[1]多年以来,民工随迁子女要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有很多的限制。对于他们而言,公办学校入学机会的丧失使他们缺少与城市学生接触和沟通的机会,这显然不利于他们与城市孩子的深层次融合,最终也不利于适应、融入城市生活。   家庭的流动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变化,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而目前社会强烈呼吁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融合的迫切要求显得相对有些主观。 现实出路 (一)教师层面:消除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民工随迁子女形成了刻板印象,他们普遍认为民工随迁子女勤奋、懂事、胆小、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弱;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家长很少管,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实,这并不是所有民工随迁子女都拥有的特点,显然这种以偏概全的论断不符合客观事实。“教育必须承认并接受存在于各种个人、男女、民族和文化之中的价值观的能力, 并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2]作为教师,应该消除这些不符合事实的刻板印象,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注重教育过程的融入才会使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学校层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