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能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学生

  美国的雅克巴曾极力强调教育中的思维,并用非常具体的方法解释思维过程。他说:“思维是对一个事实或一种思想活动,就像我们吃牛排一样,将他消化分配至我们全身,我们的身体可能更强壮更好,对攻击的防卫有更好的准备,正像消化的能力越强,吸收各种有相同的蛋白质越多。”教学只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才能加速整个智力的发展,而思维能力又是教学能力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我感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即启动学生的思维,其次是训练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 启动思维   不少教师教授新课时,开始总有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实际上就是启动学生对新课的思维。如果这种启动不限于开始的导入,而是贯穿到讲课的始终,使学生在整个一节课中其思维不断处于启动状态,必将大大加速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效果必大为改观。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设问题的情景,置学生于疑问、矛盾和问题之中,使他们的思维犹如起伏向前的波浪,不断地得到激发。   1. 要善于设疑、解疑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解疑,就能有所发现,增长知识。有疑和解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   当然,设疑要有启发性和培养性,不能故弄玄虚,解疑要循循善诱,不能越俎代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即理解了教材,获得了知识,又启动了思维,达到促使学生脑筋开窍的目的。   2.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都是启动思维的重要动力和催化剂,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有些后进生对某一学科学习所以“无能力”,多是对该学科“无所好”。可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在创设疑问情景以后,在解疑过程中,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如果认为仅仅有了兴趣和爱好,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思维能力也是不现实的。兴趣和爱好转化能力只能是勤奋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创设问题的情景,产生疑问,引起兴趣,激发求知欲,只能到达启动思维的目的,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要想使思维深入下去,达到稳定、敏捷、灵活的水平,还必须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做到整个课堂教学的优化。   1.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果一个人多次地作一个固定动作,往往会出现“动力定型”,同样道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思维动势”就是一种“心里定势”。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某些问题,反复练习,掌握规律,形成熟练技巧,对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有利的;但有时问题的条件变化了,如果不能克服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又往往会出现机械的模仿和乱套公式的现象,“思维定势”反而成了干扰因素。   例如,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教师先出示一个例题: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以用去,还剩多少吨煤?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列出算式:2500×(1-),然后教师又颇费匠心地布置了五道题:   (1) 一桶油重100公斤,用去还剩多少公斤?   (2) 某班有50学生人,其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多少人?   (3) 一个书籍装有图书200本,借出一批后,还剩,求剩下的还有多少本?   (4) 某农场去年养猪800头,今年比去年养猪的头数多,今年养猪多少头?   甲乙两地相隔30里,小红从甲地不行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离乙地还有多少公里?这五道练习题的设计,即可巩固学生新学的知识,又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象第一、二、五题都采用总数×(1-)的公式进行计算,显然是巩固新学知识的。第三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第四题是一个“变式”题,要采用总数×(1+)的公式运算。五道题交错安排,有利于开扩思路,训练思维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2.新旧知识的重新组织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把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以“转换”成新概念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头脑中的重新组织和转换。所以教师要善于把学生以有的知识和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