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浅论网络时代的文学发展特征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从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来看,社会、作家、作品、读者构筑了文学活动的四大支柱。从社会、作家、作品、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学在电子时代呈现出依存环境的开放性、权威的消解、载体的多样化、读者整体水平提升等新的特点。在新的时代表现出来的这些新的特点,正是其得以发展的生命之源。面对未来,文学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是文学自身的特点及属性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以及终将实现其应有地位的回归。

关键词:网络时代;文学;特征;发展

     文学发展至今经过了口传文学,印刷文学,电子文学三个阶段。从口传文学向印刷文学过渡时,没有导致文学的消亡,反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现在,从印刷文学向网络文学过渡时,结果也会一样,并且网络时代的文学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依据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从社会、作家、作品、读者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析出文学在网络时代表现出依存环境的开放性、权威的消解、载体的多样化、读者整体水平提升等新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促进了文学的继续发展。   1、依存环境的开放性   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它作为“主观世界的镜”和“客观世界的灯”,没有哪一种文学现象可以脱离社会而“悬浮”的存在。文学的发展与政治、文学氛围等这些社会性的因素休戚相关。   在传统文学中,无论是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还是中国的孔孟、韩柳,他们都倡导文学对社会要有好的向导作用。中国文学的现代时期,梁启超、陈独秀等先驱将文学杂志看成是革命的阵地,鲁迅更是将文学当成投向敌人的匕首。文学,作家的地位虽然因依附政治而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但文学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质疑。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特殊国情需要文学为政治服务,我们可以理解,但同时在这时期,没有好的文学作品问世,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时代文学的创作环境获得了空前的改善,具备了相当大的开放性。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稳定,政治没有必要对文学提出过高的要求,用行政命令式的倡导牵引文学发展的方向。文学也随着政治的解放与社会的开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网络社区里,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文学创作的作者们也都可以率性而作,根据自己的心境畅所欲言,不必忌讳作品的主题、内容违背了时代的主旋律,也不必违背自己的良心忽略民意,动辄代表大众抒发对革命领袖的爱戴之情。他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读者负责责,创造出自己喜欢、读者认同的作品即可。因此,网络时代的作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同时,网络时代的读者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所阅读的作品大多都蕴含了真情实感,少了许多阿谀、谄媚之作。文学的这些优势,必然使得文学在网络时代这一新的契机下,获得长远而广泛的发展。   2、权威的消解    古典主义以浪漫主义作家论和现实主义作家论为主要代表,它们共同确立了作家在文学世界中的中心地位,但是进入网络文学时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中心早已从创作的主体——作者转向了接受的主体——读者了,作者和批评家话语霸权也随之消失。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突破了印刷时代文学出版和发行的官僚作风与市侩习气,缩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距离。网络写手们只需要启动带有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根据自己的情感敲打键盘,组织语言,点击鼠标把自己的文字送上各种社区,自己的文字就会被人们所看见。在这些环节中,“没有出版机构的编辑守门,不会遭遇难堪而又伤心的持续退稿,资金问题已无足轻重,怀才不遇的郁闷荡然无存,所有为印刷作品设置的禁区对于网络技术无效。”[1]p103这也恰好证明了“自由与平等”的网络理念。在这里,不需要权威,任何人也无法成为权威,无论作家还是批评家。人人都可以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可以批评他人的作品。除此之外,集体写作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意义中的权威的消解。大众参与的网络小说印证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网络宣言。文学创作的主体和文学批评所关注的作者被泛化了,打破了以往文学作品和作者之间,文学批评和作者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权威也随着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的解体而消解,大家在共同参与中享受文学给人带来的迷狂。   所以,作者和批评家话语霸权的消失,重新找回了文学“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余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p269的率真品质,拉近了普通大众与文学的距离,促进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3、载体的多样化      纵观各国文学发展的长河, 文学媒介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归纳起来, 迄今为止文学主要历经了口传文学,印刷文学,网络文学等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文学依靠不同的载体,呈现不同的特征。在口传时代,文学以单一的口耳相传为特征,以集体创作为主,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