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点滴

2013-10-19 15:51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

关键词: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21世纪是人类依靠创新知识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更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意识的摇篮,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现在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理念,在班级营造创新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首先教师就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使学生有水,教师就得有更多的水,并且是源源不断地“活的”自来水,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不断的充电来丰富自己,加强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其次,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以生为本,培养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提出多少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呵护,要用放大镜看待学生,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校要在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创新的标语,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展板、橱窗等介绍创新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其观察能力。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做到自信、自主、自强、自励,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难而进、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喜爱钻研,不满足于已有知识及解答,思考问题时力求深入、全面、慎密。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异想天开”,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积极探索,追求真知。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人类通过观察自然去改造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立足于大自然。我们目前对科技的观察以及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大部分来源于实验室。其实,参加社会实践,采用“走出去”,深入工厂、农村田间地头去观察,去实践,感知我国科技水平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情况,感知科技创新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有的学校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也很不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组织学生去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旅游,让孩子感受异地文化,开阔眼界,引导孩子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进行动态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引导学生发散求异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它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的方向变了,就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总之,我们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解疑,勇于打破旧框框,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   四、 打好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