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繁花迷眼需静观,课改热潮冷思考——对小学语文公开课的重形式、

2013-10-24 10:04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

关键词:

 现状一:第一课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现象:一说要上公开课,大多老师选择第二课时执教,很少选择第一课时。大家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模式;要么就觉得上第一课时没有什么意思,上不出什么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反思:其实,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能为形成第二,第三课时的精彩蓄积力量。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1.踏踏实实地读书。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至少可以进行四个层次的读书训练:第一次读,最好采用默读、轻读,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读,借助拼音或者工具书,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第二次读,可以让学生分节朗读,主要目的是检查正音,读通长句子,读顺课文;第三次读,可以采用自由读,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第四次读,则可以鼓励学生放声读,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 2.扎扎实实地识字。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是第一课时的重点。《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应达到:能准确地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能按笔顺规则使用硬笔书写生字。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好字、写好字,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只要我们教师主观重视第一课时,教扎实、真实,使第一课时有效起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课时也必能如烟花般灿烂! 现状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成为“高声朗读”的代名词 现象:在语文公开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句话令很多听课老师耳熟能详。往往是授课教师的话音刚落,课堂立即变得“书声琅琅”:学生读得面红耳赤,格外卖力;读书声也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反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是授课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这些都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难道就是大声朗读,甚至是高声齐读吗? 其实,读书的方式有很多种,默读、轻读、速读、齐读、背诵等等。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成了“高声朗读”的代名词呢?我想,无外乎以下几点: 1.教师为了避免“冷场”。如果多数同学选择默读的话,有“冷场”之嫌。于是,授课教师可能事先会“暗示”学生:读书的时候,声音要响一点。 2.学生为了“不甘落后”。在公开课这样的场合中,高声朗读往往能给在场教师留下“认真”的美好印象。很多同学会选择高声朗读来表示自己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 3.充分暴露阅读方式的单一。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师都要求学生读书字正腔圆,声音响亮,饱含感情。长此以往,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阅读思维,以致于一提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首当其冲的反应就是高声朗读。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就要求我们教师提供给他们多种阅读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具体的课文情境以及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相应的阅读方式。这样,才能避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浮于表面、陷入狭獈,继而切实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名副其实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 现状三: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名不副实的“空洞时尚” 现象:在语文公开课上, “小组合作” 已司空见惯。只要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便两个一对、三个一群,煞有介事地热烈讨论起来。有的学生唯恐老师听不见,还有意提高音量,颇有一番“争论”的味道。有时,一堂课甚至要“合作”多次,可每次合作,却又都在教师的连声催促下“草草收场”。 反思: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被教师接纳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中去,公开课中更是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在热闹的表象背后,我不禁要问,合作学习仅仅就是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的讨论”吗?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合作学习中,教师将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分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作的人数要作相应的变化,但必须坚持“优势互补,自主参与”的原则。在一个小组中,必须确定一个能有效组织开展活动的小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