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不同丙种球蛋白静脉推注方法对川崎病的疗效分析-中国医学论文发

2013-10-03 19:04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时间注射给予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9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患者在入院第1~4天给予丙种球蛋白,Ⅱ组患者在入院治疗的第5~9天给予丙种球蛋白,Ⅲ组患者在入院治疗第9~13天给予丙种球蛋白,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入院的第5~9天给予丙种球蛋白,效果较好,患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发生率低,冠状动脉并发症低,更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用药时间;冠状动脉

川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不明,为全身性的血管炎性疾病,患儿可能出现有持续的高热、黏膜充血,皮肤硬性水肿、杨梅舌、红斑、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有冠状动脉的病变,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2]。临床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有效缩短川崎病患者的疗效,是公认的治疗方法[3]。为分析丙种球蛋白的注射时间,进行此次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90例川崎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1984,日本)。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3.11±1.01)岁。Ⅱ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3.64±1.31)岁。Ⅲ组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3.52±1.46)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组患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Ⅰ组患者在入院第1~4天给予丙种球蛋白,Ⅱ组患者在入院治疗的第5~9天给予丙种球蛋白,Ⅲ组患者在入院治疗第9~13天给予丙种球蛋白。给药方法:患儿在急性期口服阿司匹林,每天80~100 mg/kg。同时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每天1.0 g/kg,输液速度维持在0.8~1.4 ml/min,使药物能在8~10 h内完成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丙种球蛋白反应情况,患儿退热时间,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例数。 1.3  疗效判定标准: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是在丙种球蛋白首次使用的48 h后,患者体温无降低,持续在38.5℃以上。冠状动脉并发症:患者在发病后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是指冠状动脉的局部或者大范围出现直径在4 mm以上的扩张,或超过正常冠脉的1.5倍。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Ⅰ组患者退热时间较长,30例患者中,仅7例患者在首次丙种球蛋白使用后48 h退热,从使用药物到退热的平均时间为(3.76±0.87)d。患者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映情况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患者丙种球蛋白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经临床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情况及冠状动脉并发症比较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d) 有反应[例(%)] 无反应[例(%)] 冠脉并发症[例(%)] Ⅰ组 30 3.76±0.87① 7(23.33) 23(76.67)② 3(10.00) Ⅱ组 30 1.87±0.65 22(73.33) 8(26.67) 4(13.33) Ⅲ组 30 1.68±0.71 23(76.67) 7(23.33) 9(30.00)③ 注:与Ⅱ组退热时间比较,①t=13.81,P<0.05,与Ⅲ组退热时间比较,①t=14.47,P<0.05;与Ⅱ组比较,②χ2=7.71,P<0.05;与Ⅲ组比较,②χ2=7.99,P<0.05;与Ⅰ组比较,③χ2=5.01,P<0.05;与Ⅱ组比较,③χ2=4.72,P<0.05 3 讨论   川崎病是临床发生的全身血管炎性反应疾病,患儿可能出现有高热、出疹等,病情变化会引发冠状动脉受累,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因心肌梗死,出现猝死。经研究表明,川崎病可能与患者感染后发生异常免疫有关[4]。   使用丙种球蛋白,能够中和患者的超抗原抗体和抗独特性抗体,进而抑制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减少患者的内皮细胞凋亡,更好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此外,使用丙种球蛋白还能够防止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避免血栓形成。   临床对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研究较多,主要分析丙种球蛋白的使用时间、使用剂量。此次试验主要分析了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的使用时间。通过在患者入院后、入院第5天和第9天开始使用此药物,分别进行不同分析。经研究发现,在患者入院后即使用丙种球蛋白,患者退热时间慢,对丙种球蛋白反应性差。而在患者入院后第9天才开始使用,其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例数较高。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激活程度不同,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可能会感染患者正常的炎性反应因子平衡,导致早期应用较差[5]。而晚期使用丙种球蛋白,由于未良好发挥